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搵笨 interview
上個星期六,帶仔仔去了一間幼兒園的interview.他的表現很好啊,要做的事全做到,又能集中精神乖乖的聽故事,很欣慰,不過後來才知這是一個搵笨 interview. 學校其實已完成收生的程序,面見我們這些「細仔」(仔仔9月出生,需要學校在8月開學後插班,在同年出生的小朋友中他屬「細仔」)只是為若有學生之後臨時退學作後補,當然是機會渺茫啦,但就可以收我們每位數十元的手續費,都幾「掠水」架.不過不打緊,看見仔仔這半年來的進步,巳夠賞心樂事,何等大的恩典,看著一個自己如珠如寶的生命不斷成長,很幸福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生命導遊
曾看過一篇生活小品,作者被她的小女兒質問為何要先生姐姐而後生她.作者為之語結,心想這是天父的決定啊!!連生男生女也不是她所能決定,何況是出場次序?天父只是接了客仔,交給她辦一個生命旅行團,著她管食管住管照顧吧了.
看著作者如此的形容,也覺這比喻頗有意思.想天父將仔仔的生命交託給我,也是要我協助他進行一趟生命旅程,我不是擁有他的生命以至我可以在他身上任意妄為,要求回報,我卻是要幫助他走過生命的道路,將我所經驗好的壞的介紹給他知道,將我認為值得到的「景點」帶他去欣賞,保護他免受不必要的傷害,給予他足夠的自由空間去探索認識,選擇所想要的節目行程, 我未必能陪伴他走畢全程,但卻至少能助他起步以至走得穩.希望他的生命旅程豐富充實,去罷滿載而歸,最後能告訴天父:「這個旅程真是棒極了!!」
看著作者如此的形容,也覺這比喻頗有意思.想天父將仔仔的生命交託給我,也是要我協助他進行一趟生命旅程,我不是擁有他的生命以至我可以在他身上任意妄為,要求回報,我卻是要幫助他走過生命的道路,將我所經驗好的壞的介紹給他知道,將我認為值得到的「景點」帶他去欣賞,保護他免受不必要的傷害,給予他足夠的自由空間去探索認識,選擇所想要的節目行程, 我未必能陪伴他走畢全程,但卻至少能助他起步以至走得穩.希望他的生命旅程豐富充實,去罷滿載而歸,最後能告訴天父:「這個旅程真是棒極了!!」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寂寞與比較
很多人問我會否生第二個孩子,我多會答暫時未有打算,畢竟人大了,身體亦不太好,怕支撐不了多一個孩子.對此回答,人多會給我這反應:只有一個孩子,他會很寂寞啊!
曾看過一本書描述獨生兒,裡面提到很多人會覺得獨生兒是寂寞的,對他的成長會有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獨生兒也有著他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用活在比較的陰影下,便是其中之一.父母就算多麼大公無私,總難免將他們的兒女彼此比較.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一同成長的兄弟姊妹所影響.書中提到獨生兒卻能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去發展真正的自己.
其實人的出生已非自己所能選擇,同樣能否有合意的兄弟姊妹又豈能有所強求?我如何能肯定我的孩子有弟妹一定會較沒有的好?盼望我的孩子不管有弟妹與否,也能愛自己的生命,活得充實.
曾看過一本書描述獨生兒,裡面提到很多人會覺得獨生兒是寂寞的,對他的成長會有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獨生兒也有著他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用活在比較的陰影下,便是其中之一.父母就算多麼大公無私,總難免將他們的兒女彼此比較.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一同成長的兄弟姊妹所影響.書中提到獨生兒卻能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去發展真正的自己.
其實人的出生已非自己所能選擇,同樣能否有合意的兄弟姊妹又豈能有所強求?我如何能肯定我的孩子有弟妹一定會較沒有的好?盼望我的孩子不管有弟妹與否,也能愛自己的生命,活得充實.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老得太快聰明遲
最近收到老朋友電郵來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內容是提醒我們要把握光陰,活在當下,對想做的事,想要善待的人,儘快採取行動,免得老來才發現想做的事情已沒有力氣去做,去善待的人已沒有機會去相見.
我較少會介意自己的理想不能達成,我覺得人生在世,總有限制,很多人都不會願望成真.甚至三餐一宿,家人團聚,對不少人來說已是最幸福的事情.不過,我的確會遺憾於沒有及時去善待報答一些曾彼此珍惜,看重的人.成長的日子,遇過不少知心好友,但隨著一個一個階段的過去,自己實在沒有努力地去維繫她們,活到今天,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真摯好友,有的是因誤會而疏遠,有的是因環境變化而彼此淡忘,有的甚至已離開人世,回想起她們,心總有著難奈,卻又知道一切不能回頭.
珍惜眼前人,耳熟能詳卻又不容易切實做到的說話.
我較少會介意自己的理想不能達成,我覺得人生在世,總有限制,很多人都不會願望成真.甚至三餐一宿,家人團聚,對不少人來說已是最幸福的事情.不過,我的確會遺憾於沒有及時去善待報答一些曾彼此珍惜,看重的人.成長的日子,遇過不少知心好友,但隨著一個一個階段的過去,自己實在沒有努力地去維繫她們,活到今天,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真摯好友,有的是因誤會而疏遠,有的是因環境變化而彼此淡忘,有的甚至已離開人世,回想起她們,心總有著難奈,卻又知道一切不能回頭.
珍惜眼前人,耳熟能詳卻又不容易切實做到的說話.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母親節
自己當了母親後,對母親節不期然感受深了.一直知道為人父母甚操勞,亦感激父母養育的大恩,只是經歷了十月懷胎,生養教育仔仔的日子,對為人父母的心思,又多一重的體會.成長中,與父母的關係,或多或少都會有喜與怒,埋怨他們的限制,介意於他們的不足.然而,長大了,作人母親了,更感受到承擔家庭責任著實不易.當中經歷的困惑,惶恐,掛心和無奈,豐富了我的生命,也增加了我對父母的體諒.
這年母親節,代仔仔買了一束小花給我的母親及老公的母親,氹氹老人家,問仔仔會否買花給媽媽,他答非所問的對我說「巴」(他很喜歡巴士).其實對歲半的仔仔問這問題,「睬我都傻」啦! 如何聽得明?只要他開心健康成長,已是給我最好的禮物.
這年母親節,代仔仔買了一束小花給我的母親及老公的母親,氹氹老人家,問仔仔會否買花給媽媽,他答非所問的對我說「巴」(他很喜歡巴士).其實對歲半的仔仔問這問題,「睬我都傻」啦! 如何聽得明?只要他開心健康成長,已是給我最好的禮物.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放假
五月初的一個星期二,我取了一天的假期,發現原來多一天的空閒,可以做多很多東西.早上去了銀行,平日的早上銀行的櫃位不太多人,很快便可完成交易.我亦在家中將積壓已久的信件,銀行/信用卡月結單等清理妥當.中午帶仔仔入屯門找老公吃午飯;下午到醫院探望做過小手術的朋友,再去為自己配一副眼鏡,再去為朋友買生日禮品,回家後仍有時間陪仔仔看書,晚上則返學.嘩!發現自己一日之間輕輕鬆鬆地做了很多東西,很開心.
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間中能有如此空間的確是賞心樂事,只是都市人生活實在太忙碌了,要如此請假,也著實不容易.一但回復上班的生活,又會覺不夠時間陪仔仔,更不用說做其他悠閒的事情.
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閒」,間中能有如此空間的確是賞心樂事,只是都市人生活實在太忙碌了,要如此請假,也著實不容易.一但回復上班的生活,又會覺不夠時間陪仔仔,更不用說做其他悠閒的事情.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對峙
仔仔是一個很硬頸很野蠻的小朋友,扭計起來也不易應付.一天晚上,仔仔不願意收恰”LEGO”膠粒,還貪玩地把膠粒亂掟,老公為教訓他,將他的一盒LEGO沒收,不讓他玩.
第二天早上,仔仔顯得相當不高興,不斷的扭計,又扭飲奶奶,又扭玩巴士,又扭食麵飽,我板起臉色叫他過來我處,他便匿去工人身後,我著工人不要理會他,他便在廳裡跺腳發脾氣,死也不肯過來.我不理他,任他哭,其間我三番四次叫他過來, 硬頸的他雖然哭到很赲,就是不肯.
對峙了接近半個小時,我便著他叫我,他叫了一聲「媽」,我於是摟著他,問他錫不錫媽媽,若是平時我問他這問題,他很快便會答我「錫」,但那一次他只是不斷的吮手指,不肯回答,我於是在他耳邊說媽媽很錫他.不知為何,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很多我照顧疼惜他的片段,淚水也流了下來.我跟著再問他一次「錫不錫媽媽」,他竟然即刻答我「錫」.之後的兩天,仔仔明顯乖了,沒有再扭計,希望他懂事吧.
第二天早上,仔仔顯得相當不高興,不斷的扭計,又扭飲奶奶,又扭玩巴士,又扭食麵飽,我板起臉色叫他過來我處,他便匿去工人身後,我著工人不要理會他,他便在廳裡跺腳發脾氣,死也不肯過來.我不理他,任他哭,其間我三番四次叫他過來, 硬頸的他雖然哭到很赲,就是不肯.
對峙了接近半個小時,我便著他叫我,他叫了一聲「媽」,我於是摟著他,問他錫不錫媽媽,若是平時我問他這問題,他很快便會答我「錫」,但那一次他只是不斷的吮手指,不肯回答,我於是在他耳邊說媽媽很錫他.不知為何,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很多我照顧疼惜他的片段,淚水也流了下來.我跟著再問他一次「錫不錫媽媽」,他竟然即刻答我「錫」.之後的兩天,仔仔明顯乖了,沒有再扭計,希望他懂事吧.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不開心媽媽出夜街
作為working mother,很多時候都會覺自己不夠時間陪仔仔,而仔仔似乎也已習慣媽媽在平日需要工作,早上陪他一會後便要出門口,到黃昏才會回來.
但有時我因工作關係,需要在週末上班時,仔仔會顯得不甚高興.記得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要夜出機場接客,於是我安排早些餵仔仔奶奶,原本希望他早些上床睡覺,我便可以出外,不料那夜他卻精神得很,不肯睡覺,要在廳中玩耍,我唯有將他交給工人,換衫出外,臨出門口的一刻,我對他說「拜拜」,若在平時上班,仔仔多會揮手與我作別,但那一晚,他只是低著頭玩弄一輛他已玩過很多很多次的玩具火車,不發一言,也不給我任何的反應.我知仔仔不開心了,於是我蹲下來,望著他輕喚他的名字,說媽媽要上班了,你和媽媽說「拜拜」好嗎?過了一會,他才抬起頭來,揮一揮手.
面對仔仔,有時真的會感到內疚,我對他的照顧和關心,實在做得很不足夠!!
但有時我因工作關係,需要在週末上班時,仔仔會顯得不甚高興.記得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要夜出機場接客,於是我安排早些餵仔仔奶奶,原本希望他早些上床睡覺,我便可以出外,不料那夜他卻精神得很,不肯睡覺,要在廳中玩耍,我唯有將他交給工人,換衫出外,臨出門口的一刻,我對他說「拜拜」,若在平時上班,仔仔多會揮手與我作別,但那一晚,他只是低著頭玩弄一輛他已玩過很多很多次的玩具火車,不發一言,也不給我任何的反應.我知仔仔不開心了,於是我蹲下來,望著他輕喚他的名字,說媽媽要上班了,你和媽媽說「拜拜」好嗎?過了一會,他才抬起頭來,揮一揮手.
面對仔仔,有時真的會感到內疚,我對他的照顧和關心,實在做得很不足夠!!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軟硬兼施
仔仔愈來愈頑皮,很多時候更是明知故犯,要測試大人的底線.兩個多星期前的一個週末,我和老公預備帶仔仔出外遊遊逛,看見他 “LEGO” 散滿一地,我們示意要他收恰,然後去「街街」他慢條斯理的愛理不理,收恰一兩件又左顧右盼,我和老公站在門口等了他一會,再叫一次,他仍是笑笑的弄東弄西,於是我們走出門口關門.雖然是關門,我們並沒有真的離開.一關門,我們便聽到仔仔大哭,也聽到一些收恰“LEGO”的聲音,於是我們等了數秒,再開門看看他的情況,他見我們回來,快快的收恰,跟我們離開.
面對仔仔,有時真的要軟硬兼施,我們固然不想打打罵罵,但如何能處理得火喉足夠,恰到好處,很需要慢慢熬出一份智慧來.可能下一次,我們真的要狠下心腸,離開一次,讓仔仔經歷一下錯失機會的後果.
面對仔仔,有時真的要軟硬兼施,我們固然不想打打罵罵,但如何能處理得火喉足夠,恰到好處,很需要慢慢熬出一份智慧來.可能下一次,我們真的要狠下心腸,離開一次,讓仔仔經歷一下錯失機會的後果.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食「撻撻」
仔仔很愛食東西,尤其飽點,很多時侯,我和老公下班後,在家吃過晚飯,便會帶仔仔出街遊逛,有時到會所,有時去商場.如果到商場,我們多會帶仔仔去食蛋撻.
仔仔當然十分喜愛這節目,一到商場便會叫「撻撻」,然後走去餅舖,老公於是會買一個蛋撻給我和仔仔兩個分,仔仔也很熟行,一見爸爸買完蛋撻便急速拉我去平時我們食蛋撻的角落,大叫一聲,然後講「要」(我教他如果要食,要先講「要」),跟著便搶著和我分食蛋撻,每次食罷他都會被蛋漿餅屑沾滿一嘴,猶如一隻污糟的小貓.之後仔仔還會很有條理地示意爸爸去將裝蛋撻的膠袋放在垃圾箱內,令人啼笑皆非.而我每次想起這些片段,總有著會心的微笑.
仔仔當然十分喜愛這節目,一到商場便會叫「撻撻」,然後走去餅舖,老公於是會買一個蛋撻給我和仔仔兩個分,仔仔也很熟行,一見爸爸買完蛋撻便急速拉我去平時我們食蛋撻的角落,大叫一聲,然後講「要」(我教他如果要食,要先講「要」),跟著便搶著和我分食蛋撻,每次食罷他都會被蛋漿餅屑沾滿一嘴,猶如一隻污糟的小貓.之後仔仔還會很有條理地示意爸爸去將裝蛋撻的膠袋放在垃圾箱內,令人啼笑皆非.而我每次想起這些片段,總有著會心的微笑.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遵守承諾
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我每朝上班前都會和仔仔看一套video,然後我給他食一粒糖糖(其實是維他命C),然後我會上班,而仔仔則食noodle (仔仔愛叫noodle做 “dle dle”)做早餐.仔仔亦相當習慣這個安排,很喜歡這三個節目.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因不用上班,便帶了仔仔落街買早餐, 回家時仔仔到了平台花園便流連著不想回家,我於是對他說:「回家有dle dle食啊,我們回家吧. 」仔仔聽罷馬上跟我回家,一入到門口便大叫 dle…. dle…. 但那時noodle並未煮好,我於是提議不如我們先看video 吧,心想他也習慣了先看video後食noodle的,應該沒有問題,但他竟然推開video的光碟,在廚房門口哭起來,不斷的叫 dle… dle … 這是他第一次不願看video,他的眼神好像告訴我:「媽媽說我回家會有 dle dle 食的,為何現在沒有?」我很不安,馬上對他說:「現在dle dle 未煮好啊,媽媽讓你先食糖糖,然後看video,再食dle dle 好不好?」可能有糖糖食吧,仔仔終於肯了.
這次經歷令我切實上了一課,仔仔縱然年紀小,但他對大人的說話會很上心,我並沒有欺騙他,(在我的想法裡,仔仔回家的確會有noodle食,只是不是即時吧了.)但對仔仔來說,媽媽的承諾應是直接的,不應有任何附加的條件(要再等一會).的確,守承諾是很重要的美德,我也盼望仔仔將來會成為一個守信用的人,今後我更需小心地去為他去豎立榜樣,使這原則能更深化在他的心裡.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因不用上班,便帶了仔仔落街買早餐, 回家時仔仔到了平台花園便流連著不想回家,我於是對他說:「回家有dle dle食啊,我們回家吧. 」仔仔聽罷馬上跟我回家,一入到門口便大叫 dle…. dle…. 但那時noodle並未煮好,我於是提議不如我們先看video 吧,心想他也習慣了先看video後食noodle的,應該沒有問題,但他竟然推開video的光碟,在廚房門口哭起來,不斷的叫 dle… dle … 這是他第一次不願看video,他的眼神好像告訴我:「媽媽說我回家會有 dle dle 食的,為何現在沒有?」我很不安,馬上對他說:「現在dle dle 未煮好啊,媽媽讓你先食糖糖,然後看video,再食dle dle 好不好?」可能有糖糖食吧,仔仔終於肯了.
這次經歷令我切實上了一課,仔仔縱然年紀小,但他對大人的說話會很上心,我並沒有欺騙他,(在我的想法裡,仔仔回家的確會有noodle食,只是不是即時吧了.)但對仔仔來說,媽媽的承諾應是直接的,不應有任何附加的條件(要再等一會).的確,守承諾是很重要的美德,我也盼望仔仔將來會成為一個守信用的人,今後我更需小心地去為他去豎立榜樣,使這原則能更深化在他的心裡.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獨個兒看巴士
一天仔仔因自己不能一次拿數件玩具而發脾氣,將現具,鞋子,杯子亂擲於地上,我厲聲阻止,老公也示意要他收恰.仔仔知道爸爸媽媽不高興,但又不願意一下子聽話,一個人走開了,我很生氣,沒有理他,而老公則在背後跟著他.後來仔仔回來,在我們多次的催迫下,他才肯將所有他擲的收恰原位.我於是話了他數句.
事後老公告訴我,仔仔自己走開那一刻,去了自己的房間一個人看巴士(平時他很喜歡在窗前看巴士,大叫「巴」),可能仔仔想冷靜一下,在失意時選了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行動令我不禁反省,自己當刻是否只將焦點集中在他不當的行為上,而沒有去照顧他沮喪的感受?仔仔很多時當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都會因沮喪而發脾氣,若他的行為不太過份,我多會即時去安慰他,協助他一同去做好他想做的事,但今次我因太惱怒他擲東西了,只是喝止他,卻不願去理會他,甚至於完全不想在意他那一刻去做了什麼.
我實在需要培養自己更細膩的心,以對仔仔有更適切的照顧.
事後老公告訴我,仔仔自己走開那一刻,去了自己的房間一個人看巴士(平時他很喜歡在窗前看巴士,大叫「巴」),可能仔仔想冷靜一下,在失意時選了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行動令我不禁反省,自己當刻是否只將焦點集中在他不當的行為上,而沒有去照顧他沮喪的感受?仔仔很多時當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都會因沮喪而發脾氣,若他的行為不太過份,我多會即時去安慰他,協助他一同去做好他想做的事,但今次我因太惱怒他擲東西了,只是喝止他,卻不願去理會他,甚至於完全不想在意他那一刻去做了什麼.
我實在需要培養自己更細膩的心,以對仔仔有更適切的照顧.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為孩子立界線
曾看過一本書「為孩子立界線」,書中建議父母以事情的因果來為孩子設立一些界限,培養孩子承擔後果的責任感.例如告訴孩子若不依時完成某樣家務,便不能出外,然後由他自己去決定完成那工作與否,並承擔選擇過後的結果;而非只一味強迫催促孩子去完成工作.
於是我學習如此去培養仔仔.在仔仔一歲時,我開始教導他要一早一晚刷牙,但有時仔仔並不喜歡,記得有一次,我將牙刷遞給他,他發脾氣地將它撥開.然後發脾氣哭起來,我沒有罵他,也沒有迫他,我只是對他說:「你是否真的不願刷牙了?如果你不刷,那麼你便不能吃noodle(他的早餐),不能吃糖糖了,牙齒不乾淨不能吃東西啊!你是否真的不刷?」說了幾次,他才很勉強地拿起牙刷,讓我幫他刷牙.
的確,孩子需學習去承擔後果,因我們的生活便是眾多因果的循環 --- 若我們讀不好書,我們難以找好的工作;若我們面試遲到,別人不會取錄我們;若我們以惡待人,我們不會有好的朋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為我們的行為負責,而不能只怪自己被虧待.盼望仔仔日後也能慢慢培養這份承擔後果的責任感.
於是我學習如此去培養仔仔.在仔仔一歲時,我開始教導他要一早一晚刷牙,但有時仔仔並不喜歡,記得有一次,我將牙刷遞給他,他發脾氣地將它撥開.然後發脾氣哭起來,我沒有罵他,也沒有迫他,我只是對他說:「你是否真的不願刷牙了?如果你不刷,那麼你便不能吃noodle(他的早餐),不能吃糖糖了,牙齒不乾淨不能吃東西啊!你是否真的不刷?」說了幾次,他才很勉強地拿起牙刷,讓我幫他刷牙.
的確,孩子需學習去承擔後果,因我們的生活便是眾多因果的循環 --- 若我們讀不好書,我們難以找好的工作;若我們面試遲到,別人不會取錄我們;若我們以惡待人,我們不會有好的朋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為我們的行為負責,而不能只怪自己被虧待.盼望仔仔日後也能慢慢培養這份承擔後果的責任感.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錯認
仔仔開始懂得講愈來愈多動物的名稱, “cat”, “dog”, “fish”, “bear bear”, “pig”, “兔兔”, “雞雞”等等,他都能指並說出來,但有時也會表現得很混亂.有一次我和老公帶他去超級市場,我們拿起一些罐頭上的動物圖片問他是什麼,當我們指著一條魚問他時,他想也不想便說 “dog”, 我和老公笑到前仆後繼,而仔仔則一片茫然.
認錯動物也不要緊,更攪笑的是一天我帶仔仔出外,在升降機裡仔仔不斷對另一個陌生男子叫「爸爸」,那男子笑了,而我則尷尬地不斷向仔仔強調這個不是「爸爸」.
仔仔在孩提時很易會發生這些笑話,因他正在努力吸收的階段,自然要從錯誤中學習,而這些過程,對我和老公來說,會是愉快的回憶.
認錯動物也不要緊,更攪笑的是一天我帶仔仔出外,在升降機裡仔仔不斷對另一個陌生男子叫「爸爸」,那男子笑了,而我則尷尬地不斷向仔仔強調這個不是「爸爸」.
仔仔在孩提時很易會發生這些笑話,因他正在努力吸收的階段,自然要從錯誤中學習,而這些過程,對我和老公來說,會是愉快的回憶.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經歷與回應
最近聽了一堂很有意思的講道,講員提到信仰重要的不是屬靈的經歷,卻是生命的回應.的確,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看重我們經歷神的感受,追求一種安全,被愛的感覺,亦傾向以此來引證神的同在.無疑,當我們與神保持良好的關係時,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著被神照顧保守我們的安全感,與祂的感覺是溫馨的.但我們有否想過,若一天我們突然失去這份溫暖的感覺時,我們仍否堅持我們以神為主的生命信念?
三年前我便是陷入如此的光景,原本苛護照顧保守我的神,突然變了離我很遠很遠,對我很苛刻很陌生的神,我極度恐懼和無助,甚至不願再去接近這位曾是我生命靠依的天父.然而在絕望中,神提醒我的是祂依然同在,不管我的環境如何,心境如何,祂與我同在是事實而非感覺,我要學習的是如何在困難的環境心境下仍然堅持去認定祂是我生命的主,困惑中不是去否定祂,而是去尋求認識祂更多.
正如講員所說,重要的是生命的回應,當我們願意以生命回應我們的神,我們必能體會我們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
三年前我便是陷入如此的光景,原本苛護照顧保守我的神,突然變了離我很遠很遠,對我很苛刻很陌生的神,我極度恐懼和無助,甚至不願再去接近這位曾是我生命靠依的天父.然而在絕望中,神提醒我的是祂依然同在,不管我的環境如何,心境如何,祂與我同在是事實而非感覺,我要學習的是如何在困難的環境心境下仍然堅持去認定祂是我生命的主,困惑中不是去否定祂,而是去尋求認識祂更多.
正如講員所說,重要的是生命的回應,當我們願意以生命回應我們的神,我們必能體會我們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
訂閱:
文章 (Atom)